一、背景
當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對環境和人類開始產生影響,并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時候,我國建筑用能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國總量的比值逐年上升,建筑物的建造與拆除作為建筑用能排放的溫室氣體又是其中的最大值。同時,拆除的建筑廢垃圾堆放場所草木不生,對環境影響極大。
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據建設部預測到2020年我國僅住宅將建成300億平方米,按目前每年新建建筑面積達20億平方米,相當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而每年由于大量拆遷或拆除建筑物,使得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壽命僅為25-30年,遠遠低于西方建筑物的使用壽命(英國:132年;法國:102年;美國:74年)。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拆掉上百億元建筑材料,耗費1183萬噸原煤,拆除產生的建筑垃圾每年高達4億噸。
保護建筑成了西方的傳統,歐洲人以老建筑為榮,房屋經久耐用,并通過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修繕得以保留。
國外建筑規范規定的設計使用年限與我國大致相同,但重視建筑物的使用與保護,通過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技術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得到延長。
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建筑改造擴建,合理建筑物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是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的關鍵,建筑物使用壽命得以延長,是降低能耗的保障,降低能耗,減少廢料是綠色環保工程的重要標準。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創新滿足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的要求,及降低了能耗又減少了廢料,是當今綠色環保的最高體現。
“節約集約用地,確保地盡其力”應當成為我國長期的建設用地政策。努力推動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 綠色加固”作為方針,為我國乃至全球降低能耗、減少廢材而努力,從而達到鼓勵引導居民低碳消費,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是我們參政議政的光榮使命。
二、行業現狀
通過改革開放30余年,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技術得到了蓬勃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全國從南到北興起了“向空中要住房,向舊房要面積”的增層改造熱潮,使舊建筑物通過增層改造增加了住房的使用面積。這些舊建筑物的增層改造案例很多,為當時的各業主單位在缺少資金的情況下通過增層改造滿足面積使用需要,這些建筑物如今還在正常使用中。
隨著90年代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建筑質量問題的暴露,建筑加固技術已慢慢的得到發展,到九十年代末,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加快,汽車擁堵,停車難的問題的出現,地下空間開發如地鐵、地下隧道,在建筑物下面建停車場的技術難題已慢慢的通過研究得到解決。于是,在本世紀初,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技術,隨著人類對建筑空間要求的發展而得到了實現。
本人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一直在建筑物的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技術領域工作,這些技術涵蓋了對建筑物的增層改造(包含地下增層、中間增層、上部增層)、對建筑物質量問題及老化后的加固修繕,使建筑物重新獲得生命、對建筑物使用功能進行改變(托梁拔柱、改變空間、增設電梯、改變用途等)、對穿越建筑物的隧道進行上穿及下穿的托換,保證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近年來,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技術的理論研究不斷得到了提高與發展,該項技術已漸漸趨于成熟,已廣泛的應用在既有建筑、新建建筑、橋梁、市政管網、構筑物、地下人防、地下軌道等各行各業,使各類建筑獲得新生,但缺乏政府的市場引導,使得市場份額較小,普遍建筑物沒有考慮通過加固改造后繼續進行使用,大部分還是被拆除了,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三、面臨的問題
1、政府官員片面追求形象和政績的考慮,或許還有臺面下的經濟利益輸送,在城市舊城改造中普遍采用拆除既有建構筑物后重建,對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技術則過于片面地強調不安全。
2、開發商出于各方利益,急功近利,開發缺乏科學性,通過征地后拆掉大量的可使用的年輕建筑物,建筑規模龐大的超高層建筑物出售獲高額利潤。
3、部分國有企業、政府辦公用房越建越高,越建越大,互相爭艷。在原有建筑物還能通過增層改造與加固的情況下拆除舊建筑物,從而耗巨資建筑更高達華麗的建筑物。
4、市政建筑穿越建筑物、管網、橋梁等大量重復拆建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這些建筑物、管網、橋梁完全采用托換技術進行保留。
四、建議
1、大力宣傳建筑垃圾堆放對環境的破壞,提倡舊建筑的合理使用,符合當今的環保理念,對舊建筑物少拆除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頭等大事。
2、控制減少拆除樓房,提高建筑垃圾排放收費標準,結合廣州省的具體情況,推動建筑增層改造與加固托換技術的創新與發展,適當對該技術設立技術創新的專項研究基金,讓大量建筑結構領域專業人士投入到該學科的研究中。
3、建議市環衛局在垃圾填埋場對入場垃圾進行更為嚴格的實施力度,改變建筑垃圾直接填埋的現象,提高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鼓勵企業開發利用建筑拆除垃圾制作再生骨料,使部分砂、石、骨料用拆除垃圾替代,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