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久性加固要注意兩個重點:
第一,材料高標準的選用;
第二,植筋深度和節(jié)點處理的重要性;
比如,一個新建建筑,基礎鋼筋植入到承臺底下是有嚴格的規(guī)定,有20倍d、30倍d、40倍d等不同的鋼筋,都有不同的深度,植筋也是一樣。我記得在90年代的時候,那時候有國外公司的人到設計院講課,把一些結構師給誤導了,說鋼筋10倍d就能滿足要求了。這鋼筋10倍d的滿足要求是滿足臨時要求,而不是永久滿足要求的。
我們公司曾經(jīng)在珠海有個項目,是做化工儲備的一個場所,在零幾年有一次大風暴,海水沖上來把整個2000多米的圍墻全部沖倒了,鋼筋全被拔斷,我們去做加固,重新做了個圍墻。當時我提出來用植筋深度是35倍d,有人建議10倍d-15倍d,后來開專家論證會,一致同意植筋深度35倍d的方案。
所以在節(jié)點上一定要注意,一個是伸到底下的節(jié)點,另外一個是懸挑結構。增設懸挑結構,近兩年增設的懸挑結構,很多時候出現(xiàn)倒塌,是什么原因?就是用植筋植在柱頭上,慢慢老化了,慢慢拉長了就掉下去。所以懸挑結構,你看我們上面是負載彎矩一定是要伸進來的才能解決問題的。我們之前做一個磚混結構都會知道挑梁要伸到這里邊的2/3,但是現(xiàn)在有些結構師是比較盲從,沒有把這個結構的概念對這個節(jié)點進行分析,沒進行深入的思考,然后就出現(xiàn)了問題。
未完待續(xù),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