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泉城區,殘存著兩段被樓群掩藏的古酒泉城城墻,4月中旬,位于酒泉城區東關什字北側的一段古城墻發生坍塌,鄰近的一間居民用房被砸毀,肅州區文物局組織人員進行勘查,隨后制定加固保護辦法進行搶救。不久前,記者在現場看到,遇險古城墻已排除險情,雄姿依舊。
據肅州區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古酒泉城建于東晉穆帝永和年間(公元346-353年),前涼政權酒泉郡太守謝艾主持重修,后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和明成化二年(1466)兩次擴筑,總面積近3平方公里。現存于酒泉市軍分區的一段古城墻長142米,殘高3至13米,底寬18米,是原酒泉古城西南角的墻體,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一端古城墻位于酒泉市區東北角駐酒某部與地質四隊家屬院相鄰處,長200多米,殘高8至10米,底寬4至6米。這兩段城墻均為夯土構筑而成,由于年久失修、風吹雨淋,導致城墻多處出現裂縫和豁口、坍塌。
此次坍塌的古城墻是城區東北角城墻,坍塌長度約6米。肅州區文物局仿照酒泉古城城樓的建筑風格,在坍塌墻體一端用青磚構筑起一座高約6米的階梯式墻體,既讓古城墻有所依而穩固,又可讓市民目睹這段墻體后產生對酒泉古城原貌的遐想。據肅州區文物部門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保護古城墻,文物部門還將進一步采取維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