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房屋建筑維護和監督亟待引起重視
文、圖/廣東建設報記者 韓慶文
最近,浙江奉化一棟只有20年歷史的居民樓突然倒塌,引起了人們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筑的強烈關注,有媒體提成“80后建筑報復性倒塌的時代已經到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究竟如何?記者特地采訪了一些業內專家。
“8090建筑”可能提前老化
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結構所副所長曾宏,長期從事建筑結構的鑒定和試驗,對于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有著獨到的認識和見解:“對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筑來說,在使用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首先是圍護結構直接暴露在室外的環境,風吹日曬,日益老化,如建筑物的外飾面采用的條形磚出現脫落,幕墻玻璃碎裂;其次,主體結構也存在耐久性的問題。建筑物的設計壽命一般是50年到70年,在設計壽命周期中,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這和人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從青年、壯年逐步過渡到老年,建筑的構件性能也出現變化、退化。再加上那個年代建筑因為施工工藝、工期的問題,經過二三十年的使用,各種老化的跡象就可能提前到來。”
曾宏的觀點得到了廣東省土木建筑學會施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市勝特建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如軍的印證。吳如軍告訴記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建筑,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大規模的開發建設時建造而成。當時的施工技術、施工工藝、建筑材料等都給這些建筑帶來了影響。經歷二三十年的風風雨雨,按照50年或70年的建筑設計壽命周期,這些建筑迎接走過了全壽命周期的一半,進入中年到老年的過渡期,開始邁入后半生。就像“人到中年”,已經到了需要體檢、保護、維修、加固的時候了。
吳如軍指出,樓房倒塌不是中國的“專利”,國外也曾經出現過建筑物坍塌事故,最出名的就是2004年法國夏爾•戴高樂機場發生的屋頂坍塌事故,候機廳屋頂鋼結構塌落,造成多人傷亡。其實,建筑物與人一樣,生老病死,也有一個生命的周期。在設計壽命終結之前出現死亡的概率很小,不需要過度緊張,重要的是要根據建筑的背景、時期做大量的普查,有針對性的做深度鑒定,通過加固維護,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8090建筑”質量或有欠缺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我國經濟蓬勃發展。“廣東位于改革開放的前沿,大規模的招商引資必須有廠房、道路等配套的基礎設施。廣東迎來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高峰期,特別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建設規模非常大,當時的建筑具有一些特點:一是建設周期短、速度快。有點建筑三天一層、五天一層,工期提前了,當時工程質量可能出現了欠缺。其次是施工工藝與現場的管理水平落后,建筑材料性能也存在差距。現在建筑工地100%要求使用商品混凝土,而過去由于條件限制部分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的制作、運輸、澆筑與目前水平有差距。”曾宏在談到八九十年代建筑的建設背景時分析說。
當時的建筑水平還與同期標準水平有關。標準水平是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我國在不同時期制定了與之相配套的標準。1989年之前的標準基本參考前蘇聯標準,1989年之后在參考歐美等西方國家標準基礎上,制定了89系列標準。考慮到經濟水平的變化,這些標準與現行標準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當然,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在工程質量方面也存在有“保障”的一面。1984年開始實行工程質量監督制度,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代表政府對建設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為工程質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八九十年代也是建筑結構體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砌體結構,天然基礎,樓層不高,一旦基礎出現擾動,墻體就容易開裂。八十年代初期,開始采用樁基礎,但是由于預制樁深度不夠,樁基礎承載力不足,有些建筑道路80年代末就出現了變形、開裂、加固。80年代以后開始出現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建筑開始從低層向多層過渡。
“廣東經濟發達,條件比較好,加上生產水泥的資源豐富,在90年代,建筑一般都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曾宏說,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是一大進步,在安全提高了很多,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都很成熟,結構體系也經受了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基本是穩定、安全,到目前為止還在普遍使用。
誰來維護“8090建筑”
“在結構的概念中,砌體結構采用的是脆性建筑材料,出現問題,一般沒有預見性,而鋼筋混凝土結構具有一定的延性,出現問題有征兆如開裂等,有可預見性。非專業認識沒有這個概念,有時存在的安全隱患不能及時發現,盲目使用,導致出現問題。”吳如軍分析說,八九十年代的房屋建筑,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多多少少存在缺陷,有的基礎有問題,有的框架主體有問題,有的可能附屬結構有問題,有的天面結構存在問題,具體的建筑可能存在不同的問題。
據介紹,八九十年代房屋建筑不但存在安全隱患,質量存在問題,有的建筑在功能上也比較單一。隨著人們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只有通過加固改造來適應現代人的需求。另外,八九十年代的建筑規范達不到現行規范的要求、標準,安裝現行規范進行改造,基本上都需要加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但是,誰為這些存在問題的建筑“治病”買單?據了解,這些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建筑大部分都是由國家建設,原來房屋產權屬于國有,建筑統一由政府方管部門統一管理,房屋是由房管部門的維修隊伍負責維護保養。九十年代進行大規模的住房制度改革,原來的房屋賣給了個人,業主成為真正的責任主體。這也給這批建筑維護保養帶來困難,要加固維護這些房屋需要每一個業主出錢進行鑒定、維護、加固,而一棟樓幾十戶人家,協調的難度非常大。
“最大的挑戰,不是建筑的質量,也不是加固的技術水平不夠,而是業主對建筑隱患的認識不夠。”吳如軍說。
誰有資格判定房屋建筑安危
按照構架有關的規范規定,建筑物達到了設計壽命周期還要繼續使用的,需要進行鑒定,一般房屋建筑的設計壽命周期在50年到70年,八九十年代的房屋建筑已經有二三十年樓齡,陸續進入老齡化階段,老化問題不可避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建筑耐久性、圍護結構出現問題的頻率會越來越高,需要進行“定期檢查”。
但是,現在一個具體而又現實的問題是誰有資格判定房屋建筑的“安危”。
“房屋鑒定比檢測復雜,鑒定需要根據房屋實際狀況對建筑物的整體情況作出客觀、科學、嚴謹的評價,房屋鑒定時需要對建筑物進行現場的檢測,需要具備相應專業知識熟悉各種規范,還需要豐富的從業經驗。”曾宏說。
據了解,目前在市場上從事房屋鑒定的機構很多,僅在廣州就超過40家,深圳也有幾十家。由于上位法缺失,各地只能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提出技術要求和行業管理辦法。一方面,房屋鑒定機構沒有資質管理辦法,只有技術標準和規范,房屋鑒定缺乏真正的市場準入機制。另一方面,鑒定機構的能力和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有的鑒定機構能力不足,鑒定的結論不正確,安全的建筑鑒定為不安全,進行加固造成浪費;不安全的建筑鑒定為安全,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首先應對鑒定工作進行技術管理和行為管理,條件成熟時建立房屋鑒定的資質管理辦法,對從事房屋鑒定的單位、人員有一個規定,在達到要求之后才能進入這個行業。”曾宏說。
建立房屋建筑“健康檔案”
“房屋建筑在使用了一個階段之后,需要建立一個房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便于加強對房屋安全管理,隨時了解和掌握房屋的狀況,出現異常情況立即上報,及時反饋信息,不要等出現情況再做檢查,現在已經是信息時代,技術成熟,可以做這個嘗試。”
在談到如何加強對房屋建筑的監管時,曾宏建議,就像人在醫院就醫建立一個病歷一樣,房屋在使用幾十年的過程中,也做一個健康檔案,獎勵一個動態更新的信息系統,每一次房屋的檢查記錄都錄入這個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可以隨時查閱建筑的歷史、了解建筑的現狀。但是,目前沒有建筑物全壽命周期的檔案,如果有了這個系統,許多問題就會好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