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iStructure微信公眾號
懸臂梁在端部集中力作用下的力流
在靜力學領域,結構是要將力傳遞到目的地,即結構工程師通過材料的組裝引導力流的傳遞。
力流從一個點傳遞到另一個點,可選的路徑很多。那么,沿哪條路徑傳遞才是最優的呢?或者怎樣判斷結構效率的高低?這是本文要討論的問題。
首先看一個概念——“應變能”。
應變能
應變能是什么?我們從兩個角度看。
從結構外部看,外力所做的功以應變能的形式存儲于結構內,結構的應變能等于外力與結構變形的乘積。
式中:C為結構的應變能;P為結構所受外力;U為結構在外力P處的變形。
(1)式可以寫為:
其中,1/U為結構剛度,假設荷載是一個常量,則應變能C越小,表示結構的剛度越大。因此,在相同荷載下,應變能最小表示該結構剛度最大。
從結構內部看,應變能是應變能密度對體積的積分。
c為應變能密度,應變能密度定義如下:
式中:σ為應力,ε為應變,λ為應力比。
式(3)可改寫為下式:
應力比代表結構的應力水平,而結構所用材料的體積即為結構的材料用量。因此,由式(5)可見,應變能反映的是應力比水平與材料用量之間的一個關系。
在材料用量一定的情況下,結構應變能越小,表示應力比水平越低;在應力比水平一定的情況下,結構應變能越小,表示材料用量越低。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以材料的用量來評價結構傳力效率(即荷載和邊界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材料用量少,結構效率高;材料用量多,結構效率低),那么“應變能”可以作為結構傳力效率的指標。
應變能作為結構傳力效率指標的前提條件
要得到上面的結論,須有以下兩條假定:
a)以上論斷都只有在應力不超過材料彈性極限,以及不考慮幾何非線性、穩定的前提下才能成立,也就是說,只適用于線彈性范圍之內。
b)因為推導中采用應力比λ表征了截面應力水平,所以以上結論僅在截面應力分布完全均勻(軸拉或軸壓)的情況下成立。
因為對于受軸力的構件,應力在截面上、軸力在桿件長度上都分布均勻。但是對于受彎構件,應力在截面上分布是不均勻的;而且在受橫向力彎曲時,彎矩沿桿件長度的分布也并不均勻。
對于實際工程,由于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比如建筑的功能、美觀要求),結構工程師必須在某些地方進行妥協。怎樣達到綜合效益的最佳,本文不作討論。
應變能的概念分析
在式(5)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公式。
假設結構的每一根桿件應力比均相同,即λ為定值。則式(5)可以簡化為下式。
由式(6)可知,應變能C與應力比的平方成正比,是一個標量。因此,計算應變能時,力流不區分拉力還是壓力,均為正。
由V=∑A×L(A為橫截面面積,L為桿件長度)可得:
假設桿件均在同一應力水平下(即應力比相同),則桿件的軸力與橫截面面積成正比:
將式(8)代入式(7)中,則:
假設R為一定值:
將式(10)代入式(9)中,則:
式(11)的物理意義為:一個結構的應變能與力流大小及力流走過的長度成正比。因此,傳力越直接,應變能越小。
所以,力沿剛度最大的路徑傳遞,而力沿最短路徑傳遞是最有效率的。
討論
示例1:有兩根相互鉸接的二力桿,兩端是鉸接支座,假設結構高度為H,H為常數,θ作為變量,中間受到一個豎直向下的集中力F作用,如圖1所示。
圖1 二力桿示例計算簡圖
結構應變能:
單根桿件軸力:
單根桿件變形:
整個結構應變能:
所以,θ=90°時,結構的應變能最小,即可認為此時結構效率最高。
示例2:有兩根相互鉸接的二力桿,兩端是鉸接支座,支座間距為2L,假設L為常數(示例1中H為常量),θ為變量,中間受到一個豎直向下的集中力F作用,如圖2所示。
圖2 二力桿示例計算簡圖
結構應變能:
單根桿件軸力:
單根桿件變形:
整個結構應變能:
通過Matlab可以求出上式的最小正值。
假設
可得,函數的極值點為x=0.9553,對應極值為f(x)=2.5981。函數圖形如圖3所示。
圖3 f(x)的函數圖形
綜上所述,θ=0.9553rad(54.762°)時,結構應變能取得最小值。結構效率是在θ=54.762°時最高。
那么問題來了,這是兩個形狀相同的結構,為什么根據應變能判斷的結構效率會不一樣?這個留給大家討論。下一篇小i會把自己的理解梳理出來,供大家討論。
概念性的小結
▲力沿剛度最大的路徑傳遞,但并不代表剛度最大的路徑結構效率最高。最短的路徑才是力流傳遞是最有效率的,材料是最省的。
▲應變能可以代表結構的材料用量,因此結構優化中可以將它作為優化指標。關于結構優化的內容在此不展開,會在以后的文章中論述。
結構優化解的多樣性
仍然使用經典二力桿案例進行分析。
示例:有兩根相互鉸接的二力桿,兩端是鉸接支座,支座間距為2L,假設L為常數,θ為變量,中間受到一個豎直向下的集中力F作用,如圖1所示。
圖1 二力桿示例計算簡圖
單根桿件軸力:
單根桿件變形:
整個結構應變能:
1)截面為常量,應力為變量
這個假定在上一篇示例中沒有明確,在此強調一下。如給您帶來困惑,表示歉意。則求解應變能的極值就是求解以下函數的極值:
以上函數的極值點為x=0.955,對應極值為f(x)=2.5981。
所以假設桿件截面不變,當θ=54.76°時,應變能最低,結構剛度最大。
2)應力為常量,截面為變量
假設應力為常量,那么截面積A就是一個隨θ變化的變量。
應變能的表達式就要改寫為如下:
由上式可知,應變能在θ=45°時最小。即控制桿件應力水平相同,當θ=45°時,應變能最低,結構材料用量最小。
3)H為常量,L為變量
上一篇示例1)中已有推導,在此僅給出結論。應變能的表達式如下:
可見,應變能在θ=90°時最小。所以,如果截面恒定,θ=90°時結構剛度最大;如果應力比恒定,θ=90°時材料用量最小。
以上都是以應變能為優化目標,但是當約束條件不同時,得到的結果不同。若進一步改變優化目標,看下優化的結果是什么?
4)截面不變,考慮壓桿穩定,以最大承載力為優化目標
首先歐拉公式為:
將桿件長度與L和θ的關系代入上式,可得:
進而可以得到外力F與θ的關系:
由上式可知,θ=35.26°時,相同的桿件截面可以承受最大的外力F。
可見,不同的約束條件、不同的優化目標,得到的結構形態都是不同的。小i在實際的優化實踐中覺得,假定截面為常量進行優化比較可行。
比如在進行形態優化時,將截面設定為常量將會減少非常多的優化變量,這樣僅需將優化變量設定為節點坐標,計算工作量大大下降。而這樣做可以得到一個相對較優的解。下圖即為采用該種方法進行形態優化的一個示例。
結構效率系數—結構效率的另一個指標
之前探討了應變能作為作為結構效率的評價指標,但是小i還想探討結構效率的另一個指標,我稱之為“結構效率系數”。這個指標的物理意義存疑,但小i仍覺值得討論。
如果我們將結構的傳力類比于“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我們是不是能夠將結構效率類比于“工作效率”呢?
“工作總量”——外力勢能(W)
我們將外力F與外力到傳力目的地的距離s的乘積定義為外力勢能W:
規定:支座位置為外力的勢能零點。
“結構的工作時間”——結構應變能(C)
在應力比水平相同的情況下,我們用應變能的大小反映結構傳遞外力所要耗費的材料。
“工作效率”——結構效率系數(μ)
結構效率系數=外力勢能/結構應變能
μ=W/C
基于此,再看以下示例:有兩根相互鉸接的二力桿,兩端是鉸接支座,支座間距為2L,假設L為常數,θ為變量,中間受到一個豎直向下的集中力F作用,如圖2所示。
圖2 二力桿示例計算簡圖
外力勢能:
結構應變能:
結構效率系數:
可見,不管是應力比為常量還是截面面積為常量,都是θ=90°時結構效率系數最高。
但是,θ=90°,外力勢能趨于無窮大,材料用量也趨于無窮大。
假設H為常量,L為變量
外力勢能:
W=FH(定值)
結構應變能:
結構效率系數:
由上式可得,θ=90°時,結構效率系數最大,同時,結構應變能最小。
可見,如果以“結構效率系數”為指標,則用應變能優化得到的不同解統一為一個解。關于這個指標中的“外力勢能”,小i解釋不清。對于一根懸臂梁,在自由端作用一個集中力,外力勢能應該是力與力臂的乘積。但通常我們認為,力與力臂的乘積是力矩。雖然小i知道,力矩是矢量、勢能是標量。但巧的是,他們的單位都是kN.m。所以,小i覺得這兩個物理量之間是不是統一的?但目前為止,還沒想通。如果您有想法,歡迎留言。
弗雷·奧托研究輕型結構時,也采用了類似的指標來研究結構的受力效率。他認為“力臂、力傳遞距離、輸送能力等專業名詞,他們有著相同的基本意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輕型建筑與自然設計—弗雷·奧托作品全集》。
小結
▲力沿剛度最大的路徑傳遞,但并不代表剛度最大的路徑結構效率最高。最短的路徑才是力流傳遞是最有效率的,材料是最省的或剛度是最大的。
▲應變能可以一定程度代表結構的材料用量和結構剛度,因此結構優化中可以將它作為優化指標,且建議實際優化中假定截面是不變的。
▲不同的約束條件、不同的優化目標所導致的優化結果可能不一樣。優化得到的解往往是一個相對優的解,而不是絕對最優解。
▲介紹了一個概念“結構效率系數”,這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且在結構設計中暫時看不到應用。